D A R K T R U T H

先來回答一個讀者來信的問題,也算有跟本文的主題扯得上關係:在社會上可以算得上人生勝利組的醫師,苦惱於自己的漂亮千金女兒,跟詐騙刺青89在一起;然後那位詐騙89,騙了一堆人之後神隱,結果身為女友的醫師千金,還高調地幫男友說話、辯解、善後。無奈的醫師發出感嘆:「富養女兒也沒有用?怎麼防止女兒跟詐騙89交往吵著要結婚?」這個殘酷的問題,最客觀主義的回答就是:設定期限,最後通牒。如果還是無可救藥戀愛腦,就宣告放棄,把希望跟資源,擺在其他兒子(或女兒)身上。如果沒有其他小孩了,就趕緊再生一個!套句風水大師林正英的台詞:「這個穴沒用了!」在最高檔的人肉市場,沒抽煙、沒刺青、沒生過,這三項條件,會成為標配的原因也基於此,因為一旦被89污染過的女人,往往這三項至少有一,而頂級的有錢人才不想玩被89內射過的穴。

為什麼是醫師娘呢?這點我們等到下集再來揭曉,上集先來點文學饗宴和知識科普。《阿特拉斯聳聳肩》的中文譯本,共分為三集,加起來將近1500頁, 120萬字。市面上一般厚度的書大約是六到八萬字,可見此書「巨」作之規模。這本在1957年完成的巨作,在西方世界中,影響和傳播的規模僅次於聖經,更是以美國為首的近代先進國家,主要的思想核心價值來源。直到2009年才有了中文版的問世,資本主義都不知道跑幾輪去了。但神聖的真理,並不會因為隔了將近70年再去檢視,而有任何的違和。不論身在哪一個時代的人,都是依照內心最純粹的哲學價值觀,去對這個世界的現實進行再創造。

如同《暗黑真相網》已經著墨許多的觀點一樣,每個時代都有著各種政治正確的思想、主義、價值觀,在影響、操控,甚至是奴役當代的人們。《阿特拉斯聳聳肩》一書,與1950年代的美國,在利他主義的主流氛圍下,大膽提出了利己主義的思想。這點從美國現在由川普主導的國家政策中,展露無遺。沒有什麼大愛、大我、大家庭,你想要獲得我的保護,就是付錢!所有的利他,都是在優先滿足利己後,才順其自然而達到的效果(或者應該說買賣)。這樣的思維,與東方的儒家思想,千百年來都是背道而馳的。蘭德(《阿特拉斯聳聳肩》的作者)提出,如果有哪一種道德膽敢勸你們,從對快樂的放棄裡尋找快樂,那它才是一種對生命的無禮否定。當然前述句子中的「快樂」一詞,還可以替換成其他詞語;但一樣的是,它宣揚你應該放棄優先利己的想法,轉而向利他主義(或不管它在不同的文化裡叫什麼?)靠攏。

相信每個人這一生當中,一定都多多少少有過這種感覺:「這些薪水太高的白癡,一定是被請來盡可能浪費越多納稅人的錢越好。」

有跟公務體系打過交道的人,這種感覺一定更為深刻。而不光是公務體系如此,在絕大多數的領域,都廣泛地出現這種現象,也就是「不適任者佔高位」的現象。60年前問世,和「墨菲定律」齊名的彼得原理,主要闡述在人類社會中,表現傑出的人才,終將被升遷到,一個他的能力再也勝任不了的「不適任等級」。

這個世界上,絕大多數領域的絕大多數成功,其實都是獨立個案的「倖存者偏差」。也因此,世人最愛聽的那些,成功者所分享的獨門成功之道,就好比要樂透得主對你說:「嘿!聽我的,買這個號碼準沒錯!」這個看似暗黑的觀點,其實就是絕大多數世人,最欠缺也最需要的「層邏輯」。

所謂的「底層邏輯」,並不是指社會底層的那些窮人、邊緣人、8+9的思考邏輯,而是人們面對世間萬物,應該第一層去檢視的思考邏輯。

隨著FB、IG、TikTok、Twitter(現在已改為X)......等網路社交平台,大量佔據了現代人的生活日常,一群為了拍影片而拍影片的「底層網紅」也就油然而生。

隨便舉個例子:

一路走來,《暗黑真相網》陸續提出了很多,和大多數社會輿論或是群眾認知,都大不相同的觀點。例如:「現代人一輩子所能達成的總成就,70%取決於你的父母是誰、25%取決於機運、5%取決於努力。」無奈,當今社會的絕大多數人,在絕大多數領域,都還是喜歡「政治正確但實務錯誤」的價值觀。不過,也正因為如此,《暗黑真相網》才有了存在的原因及價值。今天我們就再來看一個,這些「偏激價值觀」所印證的真實故事。

紅色賭盤》一書,講述的是一位,曾經擔任前中國最高領導人溫家寶家族看門狗角色,從出生、求學、工作......,到位極人臣,再到溫家寶失勢後,一夕變天的真實故事。而這種由前朝重臣變節後所爆料出來的東西,往往最為真實、精彩、好看。當然,有的時候這種前朝重臣的爆料,也不一定是「真正的真相」,而是有其特殊的商業或政治目的。

歷史的發展中,有些進步是好事、有些則不見得。例如農業科技的發達,造成農產量大增,基本上人類不會再有饑荒問題(但會有分配不均的問題)。工業科技的發達,讓我們生產各種生活用品的效率大增,例如汽車的普及,大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模式。或是像電視、手機、網路的發明,也都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模式,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方式。

只是,在時代日新月異的進展下,現代人的整體快樂指數,平均來說並沒有比以往物資缺乏、科技落後的時代還要高,大家知道為什麼嗎?除了因為科技的發達,造成大家「快樂滿足點」的大幅提高之外,最主要的原因之一,就是現代人的社交中,充滿著各種,以往可能在貴族王室之間,才需要的虛偽應酬

當前幾乎全世界的政治正確,就是將富人的資源,重新分配給窮人。理由是對極少數的富人而言,不必犧牲太多的福祉(生活品質);但對廣大的窮人而言,卻可以明顯過得更好。這些理由為政府各種消弭貧富差距的政策,提供了極有力的支持,但就根本以及最後的結果而言,真的是如此嗎?如果只是因為,有些人過得比窮人更有餘裕,便足以成為重新分配的理由,那就跟美國傳奇銀行大盜威利‧薩頓(Willie Sutton),被問到為什麼要搶銀行時的答案沒兩樣:「因為那裡有錢。」因此常有人指控,要求促進平等(尤其是經濟上),只不過是沒錢的人在嫉妒有錢人而已。

在涉及這個議題上,讓窮人能過得更好,或是貧富差距能夠縮小,都是好事一樁,但要仰賴「重新分配」的手段來達成這些目標,仍然有可能是錯的。威利‧薩頓說到底,終究是個搶匪,就算動機良善的羅賓漢,或是台灣的廖添丁,也都一樣。所以,當今世上各種的政治正確,反對的其實是「不平等的結果」,而不是「不平等的價值」;而且,並非所有反對不平等結果的理由,都是出於平等的價值。甚至我們可以說,當今世界上的各種不平等,其實都是正當行使個人自由的結果;真正必須反對的,是那些意圖消弭不平等而干涉個人自由的措施。

當女孩成為貨幣
◎女性的身體是一種可供男性用金錢估量的存在。
◎這個世界上,許多事物的價值都取決於「身體資本」(bodily capital)
◎女孩(girls)有價值,女人(women, females)則沒有。
◎我們和其他人沒什不同,一面質疑時尚模特兒的內在美不足,一面又全心擁抱她們的經濟價值。
◎法國社會學家Pierre Bourdieu使用「男性宰制」(masculine domination)一詞,來描述各種在象徵層次上的幽微互動,使女性認為自己比男性更低一等。

新鍍金時代
◎全球前1%富有者的資金,已經擁有全球半數的財富,總額達到241兆美元。
◎在最頂端1%的內部,也存在著懸殊差距。最頂端0.1%的富有者,財富持有的比例,已經從1979年的7%,飆升到2012年的22%。
◎美國最上層0.1%家庭所持有的財富,大概等於90%家庭所擁有的財富總額。
◎我們這個時代的貧富不均程度,幾乎已經跟1920年代一樣極端。
◎電影《大亨小傳》中,Jay Gatsby的奢華派對所象徵的鍍金時代(Gilded Age),其時代背景正是1920年代。
◎「薪富族」的崛起,其財富主要來自金融、房地產、科技等蓬勃發展的產業。
◎有些人的權力稍縱即逝,就像是女人的青春一樣。

狄更斯在《雙城記》裡寫道:「這是最好的年代,也是最糟的年代。」而你我所處的現代,豪無疑問地,就是這樣的年代!在未來的也許十年內,貧富的差距,以及貧富階層重新分配後的錨定,都將會是歷史上,一個非常重要的轉捩點。差別只是,這樣的轉捩點,對你來說,到底是最好的年代?還是最壞的年代呢?

在【貨幣的貶值是歷史的鐵律】一文中,我們已經知道,仗著新冠疫情的理由,聯準會在2020年,一口氣把美元的貨幣發行量給double了。而與2008年相比,當今全世界所流通的貨幣總數,更是13年前的十倍之多!(當年是藉著次級房貸風暴,也是一口氣把美元的貨幣發行量給double。)勞務收入完全不可能追上資產膨脹速度的時代,又再次現於世了。

付費訂閱方案

近期熱門文章

文章分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