綜合諸多領域的數據,台灣在今後( 2025年)的30年間,將迎來確定且明顯的「大繼承時代」;新世代的人口確實會減少,但他們所能繼承的資產,不論是絕對的數額,還是相對的購買力,都將是過往任何一個世代,所無法想像的豐足。
老人國
2025年是台灣的「超高齡元年」,根據聯合國WHO的定義,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超過7%,稱為「高齡化社會」,超過14%則為「高齡社會」,超過20%便是「超高齡社會」。台灣在2018年進入了高齡社會,更在2025年進入了超高齡社會。也就是說,現在台灣每5個人,就有一個是65歲以上的老人。
全世界高齡人口(65歲以上)占比最高的國家,前三名依序為日本(29.1 %)、義大利(24.5 %)、芬蘭(23.6 %)。台灣應該是追不上日本了,但在生育力幾乎維持世界倒數第一的趨勢下,追過二、三名應該是指日可待,成為坐二望一、名副其實的「老人國」。
老人的另一端,就是15歲以下的幼年人口,一樣由日本拔得頭籌,以11.5 %的比例,居全球第一低,第二名是韓國的11.6 %,台灣則以12.4%和義大利並列為第三。在如此「生不如死」的明確趨勢下,看清楚自己的所處境遇,並提前做好準備,絕對是明智且必要的當務之急。懂得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情,才是人生最大幸福的關鍵產生點。
生育窘境與長照悲歌
依據聯合國的計算,已開發國家的生育率,至少要有2.1,才能至少維持人口結構及數量的穩定,而開發中國家則需要2.5~3.3的生育率,才有辦法維持。注意,所謂的生育率2.1,並不是「每對夫妻生2.1個小孩」,而是「每個女人在適育年齡(18~40歲)都要生2.1個小孩」。如果是前者,那台灣的已婚夫妻們是有達標的,所以造就台灣生育力世界第一低的原因,主要是「低婚率」。也就是說,越來越多的年輕世代,都寧可「不婚不生,快樂一生」,也不願繼續那明顯吃力不討好的華人社會傳宗接代循環。(延伸閱讀文章:現代婚姻制度的崩解3)
參閱【資本主義循環的暗黑真相1】ㄧ文,我們清楚地知道,創造台灣當前豐沛資本存量的世代,為1950~1980年出生的那一、兩個世代。順道補充一下,台灣經濟的崛起,比所謂的嬰兒潮世代又稍晚了五年左右,因為打完了第二次世界大戰,我們又多打了四年多的國共內戰,才開始認真幹活。對這「輝煌三十年」的人們來說,那是一個標準「男主外、女主內」,只需認真工作,便可養家活口、買房置產,而且「兩個孩子恰恰好」的幸福模板(還記得我們說過這個模板的兩個必要條件嗎?)時代。
時至今日,養得起全職主婦妻子及兩個小孩的男人,數量實在不多,雙薪家庭成為了常態。但與此同時,東方傳統對於「孝順」以及女性角色「親職奉獻」的要求和期待,卻絲毫沒有因為經濟結構的變化,而有相應的調整或妥協;於是,新世代乾脆選擇不婚(也就是不生)作為因應。畢竟,真的沒有必要犧牲自己的人生,去迎合或取悅任何自己以外的個體,都受了獨立思考的高等教育了,不是嗎?
續上,儘管雙薪家庭正在不斷增加,但實際上,育兒和家務的重擔往往還是落在女性身上,所以相比於男性,現代女性更不願意進入婚姻。而且除了育兒和家務外另一個未來的超級未爆彈:老人的長照。這個問題我們看日本就知道了,不論是夫家或娘家的需照顧老人,女性總是被視為「無酬照顧者」的第一首選。不從?孝順這張政治正確大旗馬上架住妳的脖子。這幾乎是所有亞洲文化的通病,也難怪生育率倒數幾名的,清一色亞洲國家(即使不同語言),都是我們自己造的孽。
理論上, 1950~1980年出生的「輝煌三十年」世代,是不應該在經濟上倚靠(甚至拖累)子女才對;但無奈,孝順的情勒還是無所不在。這個問題背後的原因是「不均」,我們留在後面說明,先回到長照問題來。雖然各國的民情和健保制度皆不相同,但彼此共同的交集是:我們這些老人國的老人,在越來越長壽的情況下,也面臨了越來越長的死前不健康(需照護)年數。以日本來說(他們的老人相比台灣算超健康的了),老人在死前需要被照護(不論是全天還是半天)的年數,是7.9年,這絕對足以拖垮一個子女世代,甚至孫世代。國家的社會福利往往杯水車薪又緩不濟急,真實的情況是,當日本民眾在電視上看到一則「老孫介護」、「老老介護」、「認認介護」(失智者照顧失智者)的兇殺案時,幾乎已經沒有人將之放在心上,就「喔!又是一起長照殺人案」僅此而已,刑度平均是2~3年,幾乎都緩刑(就是不用坐牢的意思),因為他們往往才剛從另一個更地獄的身心牢籠中解脫。
現在的日本(其實台灣應該也差不多了),如果參加好友家中長輩的喪禮,「請你節哀」只是過時的無用口號,真正的好友會說:「恭喜你們都解脫了!」如果好友剛好又是去世長輩的主要照顧者,她一定馬上哭出來,一種終於解脫的淚泣,可以的話抱一下。另外在經濟層面上,這些老人往往用掉極高比例的醫療資源,以日本來說,是平均值的四倍以上。但是提高老人長照預算的競選支票,總是能騙到當選,因為你家也有一個(或好幾個)還活著的失能、失智老者,那種無奈兼無力感…,不光是你,很多人都懂,只是不能也不敢說出口。
老當益壯
一樣根據WHO的研究,人類的壽命大為延長之際,健康的程度也隨之提升(廢話!不然壽命是怎麼延長的?)現在的75歲老人,其身體狀況相當於以往的65歲老人,也就是說,你們全部給我多幹活十年!晚10年退休!當然,在財務面的真相則是:我們那龐氏騙局原理的退休金政策,是在人均壽命六十多歲的時期擬定的,完全沒有想到(也支付不了)人均壽命動輒八十多歲的今日(延伸閱讀文章:勞健保才真正是最大的老鼠會!?)怎麼辦呢?當然就是食言片面改更規則囉!以荷蘭來說,除了已於2024年將法定退休年齡提高到67歲外,之後更是將領取年金的門檻「每年延後8個月」。也就是說, 2025年要年滿67歲8個月的老人,才能開始領年金;2026年則是要滿68歲4個月,以此類推。因為,你們老當益壯!不然,老鼠會經營不下去。而每一任執政者念茲在茲的一律是:別在我任內爆掉就好!
再將目光看向日本, 65歲以上老人的就業率為78.9 % (其中男性更超過八成),一直要到75歲以上,就業率才會下降到45.7 %。也就是說, 十個老人有八個在65歲之後還是得繼續幹活,才能「不給子女造成麻煩」。而這八個幹活老人,有五個到了75歲之後,仍然在幹活。這和文化有關,日本相較於台灣,沒有所謂「養兒防老」這回事,他們的民族崇尚「自己責任論」,如同《暗黑真相網》一直以來所推崇的觀點一樣:所謂的「孝親費」完全是不折不扣的親情勒索!除了極特殊的大擴張時期(例如我們所知的輝煌三十年),如果一直將父母(甚至祖父母)的長照責任,理所當然的往子女身上掛(其中後代的女性照護者佔了七成),試問,後代還有餘裕去建立新家庭並繁衍後代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