延續前一篇【父母資本與階級流動】,這一篇來更殘酷的:在階級流動的演化中,兩性於不同階層的此消彼長。很多的女性主義團體常提出的「不公平」數據是:做同樣的工作,女性的平均收入卻只有男性的82%(不同國家的數據不同,但都是男高女低沒錯。)但其實,在這看似歧視、壓榨女性的數據背後,藏著一些肯定會讓您大吃一驚的暗黑真相。而這個暗黑真相,更會點出許多群體的隱忍辛酸,和不為人知的生存「男」處。
女性的平均收入只有男性的82%」是事實沒錯,就像「台灣平均每人有一顆睪丸」一樣是事實。但在「統計事實」的背後,恐怕更高視角的整體樣貌,呈現的總是和大多數人直覺或印象中的大相逕庭。以【大繼承時代長照悲歌】一文中的案例來說,當一個現代女子,希望自己未來的另一半,其收入能夠在「平均之上」就好,看似合理不過份的要求;但事實是,符合的男性只有全體的20%。什麼!不是應該是50%嗎?怎麼會只剩20%呢?而且那平均收入的數字,看起來也只是「勉強可度日」的水準而已啊!結果竟然只有20%的男人有達標?答案是:赢過剛好50%的那個叫「中位數」,而不是「平均數」。以台灣整體的收入分佈來說,要贏過平均數,大概要在PR75~80(視產業別)以上才有辦法。而如果再看看那些剛好達標中位數的男人收入,相信幾乎所有的正常智商女性都會說:「算了,老娘靠自己好了。」
這還不是最殘酷的真相喔!更悲慘的還在後頭。如果我們把統計樣本分為前20%的「菁英組」和後80%的「中下階層組」,然後再把兩個組別中,各分為男生組和女生組的話,殘忍又難堪的事實,馬上水落石出。我們將會清楚地發現,在菁英組中,確實呈現男優於女的現象,而且越往金字塔的尖端越是如此。在極高所得的層級中,男性不論是人數還是所得數額,都確實承襲著父權文化的遺毒,仍然壓倒性的勝過女性。
在進入中下階層組的分析之前,《暗黑真相網》還是要再次強調(不知道第n次了):此處20/80的二分法,只是為了方便比喻,並不代表絕對的實際狀況。也許在某些人的眼中,菁英組應該只有5~10%,沒有到20%那麼多。也或許有人的排位是PR75,但也覺得自己算得上是菁英了。總之,相信我網聰明的讀者,都能理解欲呈現的重點及箇中含意。
和菁英組完全相反的情況,在中下階層組中,呈現的是一種「女屌打男」的現狀。雖然她們沒有屌,但卻可以抓起男人的無用軟屌,甩他們巴掌...啊不對!他們的屌沒那麼長,做不到。雖然從全體數據來看,全世界的男女收入差異,女性皆為男性的80~90%之間(視不同國家而異);但若我們先不看頂端20%的菁英組(其實主要是菁英男),而只分析80%的「中下階層」,就會發現男性的收入優勢完全消失,在這個組別中,女性的平均收入和男性幾乎平分秋色;在OECD先進國家的統計中,這個組別的女性平均收入只比男性少0.8%。
非常明顯,全體男性的平均收入比女性多了10~20%,主要是靠頂端的菁英男在拉抬的,否則的話,就不會出現「平均數以上的人數只有20%」這樣的結果了。所以再次呼應了《暗黑真相網》著墨再三的:我們應該允許(甚至強制)金字塔頂端的男人實行一夫多妻制,才能解決許多...,算了這又是另一個領域的議題了,今天還是先不要激怒太多人好了(但似乎已經來不及了)。
精彩的還在後頭,我們如果再把這80%的中下階層,細分為「泛中產」(從中上到中下的60%)和「底層」(最下面的20%)的話,又會看到什麼樣的驚嘆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