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 A R K T R U T H

今天講一個親身經歷的故事,2015年的某一個晚上,無意間在網路上,看到了這麼一段影片:

誰能料想的到,因為突如其來的疫情,導致許多教學及會議,都被迫改為線上進行之後,一位羅東公正國小的音樂老師,在一夕之間爆紅。其吹直笛的教學影片,截至此文完稿為止,已經有130萬的點閱,而她所負責教學的班級,據說只有20幾個人。當然,她能否將這曇花一現的巨大流量,做有效的延續或變現?就又是另一回事了(延伸閱讀文章:當曇花一現的機運高峰過後......)。只是,類似這樣的案例,其實稍有注意的話,就能知道是不斷不斷地,發生在我們周遭。這讓我們不禁再次感嘆,除了投胎之外,「機運」這一項因素,對我們的人生成敗及最終結果的巨大影響。

移動力
30歲以下的年輕人(不知道這個年齡層的讀者多不多),如果有機會(甚至你應該要刻意作為),一定要想辦法出國工作,而這個所謂的「出國工作」,包含但不限於中國大陸。統獨的意識及個人好惡,請先把它擺到一邊。你的人生沒有多長,請不要跟錢過不去。有很大的概率,台灣以後不會再有什麼「統獨之爭」了,就只會有獨(統派已經完全激不起漣漪了,只會慢慢的持續凋零。)差別只是看那一種獨。

民進黨的獨就是:
我們是一個獨立個體,但外面有一個紅色的壞人,大家要無所不用其極的抵制它,然後我們要團結(把票投給我們)。例如【全面防堵對岸挖角!勞動部禁止人力銀行刊登大陸職缺】的政策,這就好比是:一群宅男在入學時,剛好被分到校花所在的班級,但後來卻發現,校花都只跟隔壁班又高又帥的籃球隊長玩在一起,於是宅男們群情激憤,發起一人一信,要求學校訂立規定,下課時間都不準外出,所有同學必須待在教室內跟自己班的同學玩。而在這樣的政策之下,真正得益以及真正受害的,各會是那些族群呢?

地球不是平的,水會從高處往低處流,財富也是。財富會以很多不同的形式呈現,但就像水一樣,財富一定會往最有效益的地方流過去,或多或少、或快或慢。而能夠事先洞見財富流向趨勢的人,就能夠有比別人高的機率,可以賺到超額利潤。

在這個「低薪鬼島」成為年輕一代,普遍對台灣職場的評價下,除了繼續抱怨、互相取暖外,有沒有什麼其他獨善其身的思考選項呢?

先復習一下「80/20法則」的定義,相信很多人都聽過所謂的80/20法則,但是常常有許多人把80/20法則給誤會了,我們常常聽到類似以下的說法:80%是xxx,剩下的20%則是xxx的相反。

例如:
80%的散戶都賠錢,只有20%的散戶賺錢。
80%的學生不及格,只有20%的學生及格。
80%的立委都貪污,只有20%的立委不貪污。
這些都是錯誤的例子,這些只是簡單的二分法,並不是80/20法則。

這個議題想寫很久了,那就是現代許多想要創業或是已經創業的年輕人,到底創業的真正動機是什麼?是想一圓創業夢?是想改變世界?還是其實只是想掩飾自己在職場上一無是處的窘境?還是只是一味的跟風,覺得創業是件很潮、很屌的事?

在討論創業的動機前,其實應該先討論的問題是:創業的目的。以最正常的邏輯來思考,創業最主要的目的,應該就是要賺錢。絕大多數的事業主體,都是營利事業,也就是事業主體存在的目的,就是賺錢。或者反過來說,事業主體要能夠持續的存在,就需要賺錢。

近年來的加盟展,幾乎可以堪稱「合法詐騙」嘉年華了,越來越多曇花一現的品牌,將一個個懷抱創業夢的加盟主,推向完全意料外的負債人生。越來越多的加盟總部,在舊品牌逐漸失去新鮮度和市佔率,再也吸不到新的加盟主後,就開始放任舊有加盟主自生自滅;狠一點的更是設下許多合約陷阱,逼得加盟主勢必只能走向「自己經營不善」,然後向加盟總部申請提前解約一途。而賺得盆滿缽滿的加盟總部,則是換一個新的品牌,再次出現在下一次的加盟展,等待下一批滿懷創業夢的加盟主上門。

會選擇以加盟方式來一圓創業夢的加盟主,絕大多數都是很肯努力、也很善良的人。但一定是過去的工作和經驗積累中,還無法湊齊想要一圓創業夢的所有資源,所以才將創業的夢想寄託在加盟品牌身上。很高比例的加盟主,真的是把人生此時此刻所累積的一切,背水一戰的ALL IN到這個加盟店裡了,要是真的遇上居心不良的加盟總部,整個人生瞬間變黑白的例子,真的不在少數。

為什麼撈女的禮物會跟年終獎金扯上關係呢?其實大有關係,而且這兩者都是非常好的「換位思考」案例,很值得絕大多數,沒有站在資方立場思考過的員工,以及沒有站在金主立場思考過的撈女,作為換位思考、知己知彼的學習機會。

雇主犒賞員工年終獎金,與金主犒賞撈女禮物(說的好聽一點好了,交往期間男友贈與女友禮物),都是贈與方受贈方的關係。而雇主與員工、金主與撈女(男友與女友)在勞資合約期間(交往期間)都是屬於「合作關係」;但一旦這層關係結束,雙方便會處於「無利害關係」。而合作關係期間,贈與方支付給受贈方的合約總值,很有可能已經遠超過,提前結束的合作關係,所應該受贈的合理報酬。如此一來,贈與方就會面臨一種「預付報酬但合約不完全履行」的狀況。

隨便舉一個最近的新聞當開場:星途不順又負債 超偶冠軍張芸京一度吞藥輕生

相信在諸多領域,都有多如過江之鯽的人,在曇花一現的風光之後,迅速消失在歷史的舞台中。這些沒能被記住的無名英雄,比起那些極少數的成功案例,其實更是人生的常態。也因此,「面對失敗」相對於「面對成功」,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,應該是更容易遇到,也更應該面對的課題。尤其是當嚐過一定程度的成功滋味後,回歸相對的平凡時,到底該怎麼調適自己的心境,絕對是所有真正走跳過江湖的人,都一定會遇到的人生課題。

案例一:去中國10年賠光積蓄、房子被查封、老婆鬧離婚...中國造就少數大老闆,卻毀掉更多台商的人生

從台商到台勞,再從台勞到台流,三十年河東、三十年河西,風水真的輪流轉。在那些數得出來的成功台商背後,不知道有多少,沒有被歷史紀錄下來的屍體?而這些只佔極少數的成功案例,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,被媒體不斷地歌功頌德。讓還沒有啟程出海的普羅大眾,誤認為這條通往成功的偉大航道,似乎是有某種能夠複製的SOP或心法。

付費訂閱方案

近期熱門文章

文章分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