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 A R K T R U T H

亞洲20大富豪家族中,7大來自東南亞掌握著近4成資產

新聞來源:亞洲20大富豪家族中,7大來自東南亞掌握著近4成資產

在現代社會中,有越來越多的人,一出生時所擁有的財富,就已經超越一般人一輩子的勞務所得。

在1930年代以前,也就是我們祖父那個時代(差不多就是王永慶那個時代吧),這個比例是介於2%~3%之間,也就是說每100個人當中,有2~3個人,是可以一輩子不用工作,就已經擁有比一般人工作一輩子所能賺得的財富還要多。

而在1930到1950年代之間,這個比例成長至4%~5%之間,也就是說每100個人當中,有4~5個人,是一輩子不用工作,就已經擁有比一般人工作一輩子所能賺得的財富還要多。然後,在1950到1970年代之間,這個比例由5%左右大幅成長到12%左右。

而在1970年代之後,此比例再也沒有低於15%,也就代表著,每100個人當中,有至少15個人,是一輩子都不用工作,就贏過你不吃不喝工作一輩子。

以當今的媒體用語來說,就是所謂的「富二代」或「權貴」或「靠爸一族」或「人生勝利組」...等等。

但是,很值得思考的一件事是,社會階級流動的大門到底是越來越寬?還是越來越窄呢?

你可以說,以前你想要爬上去,只有2~3個人會擋在那邊;但是現在,至少有15個人擋在那邊。
你也可以說,以前你想要爬上去,你只有2~3個人可以巴結;但是現在,你的選擇至少有15個。

再換個角度想,我們這個時代的階級之分,已經不像古老時代那樣的牢不可破。在古代,一個佃農或奴隸,歷經三個世代,都還翻不了身;但是現在,在一個世代裡就翻身的人,比比皆是。

狄更斯在《雙城記》裡寫道:「這是最好的年代,也是最糟的年代」。
您覺得呢?

延伸閱讀文章:
數據下的殘酷世界 努力就能贏過富二代嗎?
北一女「學霸筆記」背後的暗黑真相
分析 2 萬人基因後,紐約大學經濟學家做出結論:庸才不及天才,天才不及有財

相關文章

需登入會員才能留言 會員登入

付費訂閱方案

近期熱門文章

文章分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