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字塔結構下的坦然與釋懷
- 2023-05-09
- 新聞延伸閱讀
新聞來源:「敢衝很會打」!台中暴力討債集團 吸收拳擊冠軍當打手
版主大概十年前在上海打拼的時候,住在地鐵1號線的「上海馬戲城站」附近;顧名思義,那邊就是有個「上海馬戲城」。每天(真的不誇張,就是每天)都有各個省份的旅遊團,包遊覽車來觀賞馬戲團表演。反之,住在上海的本地人,有去過上海馬戲城看表演的,反而寥寥無幾;在上海工作或是經商的絕大多數台灣人,更是連上海有個馬戲城都不知道。
當時版主交了一位在上海工作的安徽女友(有圖有真相,擺在最後面。)她也沒有去上海馬戲城看過表演,於是我們就找了一個晚上一起去。忘了是第幾個演出,我真的當場熱淚盈眶。演出的是腳踏車特技,七、八位目測絕對不到15歲的少女,騎著腳踏車,騎成一個圓圈前進,然後腳踏車還持續在繞圓前進的時候,她們可以整個人直立站在腳踏車的座椅上。
然後在一瞬間,這七、八位小女孩,同時後空翻,並且準確的落在,後面的那一輛腳踏車上,而且持續保持直立站在座倚上的動作,絲毫沒有不穩。我熱淚盈眶的原因是,對我來說這短短的幾秒鐘,她們可能是得從,也許三歲就開始了這樣的訓練;然後至今為止的人生,除了吃飯睡覺外,可能有90%的時間,都在練習這些特技。
熱淚盈眶的原因還有,頓時感覺到這個世界的不可思議。每個人都只是這個宇宙中,渺小的一粒沙。然而每一粒小沙,卻都有著截然不同的方式,過著截然不同的精彩人生;而這些精彩人生,也不可思議的彼此牽連碰撞著。就像我能在地球幾十億人口中,看到這幾小女孩的腳踏車表演。
後來,我強力邀請一位我在上海認識的本地律師,一起再去看一次。他看完之後,說這些演員就是中國那些,從小練體操的選手。但如果他們沒有在選手生涯爬到最頂端,也就是能在世界級賽事(亞運、奧運)奪牌;那麼他們的出路,要馬就是當當基層教練、要馬就是去各省份的這種演藝單位表演特技。因為他們的學業通常早就荒廢,多半只能從事相關或類似的「體力活」。
中國早期(台灣也是)絕大多數會把小孩送去練體育相關的,都是比較窮的家庭。甚至很多家庭,之所以把小孩送去練體育,一開始只是因為這些體育單位「提供食宿」,因為他們自己提供不起。
後來,我在上海有請過一位游泳教練(一樣有圖有真相,擺在最後面。)是中國前國家代表隊選手,她的生涯顛峰是亞運第六名。一樣,在運動員的巔峰時期,再也突破不了這個天花版後,就只能默默的退役。不過還好,身高將近一米八的她,長相也不差,可以在上海陸家嘴一間非常高檔的健身房,擔任綜合私人教練。後來我離開上海後沒幾年,她就結婚了;看到微信上她的生活點滴,想必是嫁的非常非常好(題外話,女運動員比起女明星、女主播,能夠嫁入豪門的機率,好像也滿高的。但是當然,一定的顏值還是必要的。)
現在回想起來,其實每個領域,都何嘗不是如此。只要沒能邁向顛峰,並且一直維持在那個頂端的,其實很大比例(可能80%以上)的人生結局,都跟我們印象中以為的,大相逕庭。曾經的冠軍拳擊手,最後只能去當暴力討債的打手。曾經的體育國家代表隊,只能去健身房當教鍊,或是去馬戲團表演。日本的甲子園選手,有98%最後都只能當一般上班族。傳銷公司裡,真正能過上那個行業最愛「描繪」的那種財務自由生活的,可能也不到1%。而在金融投資領域裡,更是如此;真正靠投資發家致富,而且真正財富自由的,絕對不到1%。
這個社會常常誤以為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