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 A R K T R U T H

延續前一篇【父母資本與階級流動】,這一篇來更殘酷的:在階級流動的演化中,兩性於不同階層的此消彼長。很多的女性主義團體常提出的「不公平」數據是:做同樣的工作,女性的平均收入卻只有男性的82%(不同國家的數據不同,但都是男高女低沒錯。)但其實,在這看似歧視、壓榨女性的數據背後,藏著一些肯定會讓您大吃一驚的暗黑真相。而這個暗黑真相,更會點出許多群體的隱忍辛酸,和不為人知的生存「男」處。

「女性的平均收入只有男性的82%」是事實沒錯,就像「台灣平均每人有一顆睪丸」一樣是事實。但在「統計事實」的背後,恐怕更高視角的整體樣貌,呈現的總是和大多數人直覺或印象中的大相逕庭。以【大繼承時代與長照悲歌】一文中的案例來說,當一個現代女子,希望自己未來的另一半,其收入能夠在「平均之上」就好,看似合理不過份的要求;但事實是,符合的男性只有全體的20%。什麼!不是應該是50%嗎?怎麼會只剩20%呢?而且那平均收入的數字,看起來也只是「勉強可度日」的水準而已啊!結果竟然只有20%的男人有達標?答案是:赢過剛好50%的那個叫「中位數」,而不是「平均數」。以台灣整體的收入分佈來說,要贏過平均數,大概要在PR75~80(視產業別)以上才有辦法。而如果再看看那些剛好達標中位數的男人收入,相信幾乎所有的正常智商女性都會說:「算了,老娘靠自己好了。」

在【資本主義循環的暗黑真相】一系列文章中,我們把社會階層分為頂端的1%、其餘的9%、中間的40%以及底層的50%。而好消息是,相較於19世紀(以及過往的數千年)之前,人類社會階層在最近的一百年中,其流動的頻率及幅度,可以說是創世紀般的奇蹟了。雖然,在「輝煌三十年」的時代機運之窗過後,歷史又走回了世代階級累積傳承的老路;但不管如何,在這時代變遷及交錯的半個世紀中,確實留下了一些明顯的路跡,讓我們得以研究分析,未來仍可能尚存的翻身窄路及密道。

先看看媒體上的那些成功故事(不論是創業領域還是職場發展),絕大多數受訪者的說法,都將他們成功的最關鍵因素,歸納於「優秀能力」。但《暗黑真相網》這篇文章要證明以及告訴你的是:那些賺最多、爬最高的人,其實絕大多數(多到遠超乎你想像)都取決於擁有一連串重要的「起跑點」。他們的成功,更不能簡單地只用「優秀能力」四個字輕鬆帶過。在撰寫這篇文章的同時,又看到街口支付的新聞鬧的沸沸揚揚;《暗黑真相網》只能說,如果不是因為老爸胡定吾,胡公子現在早就已經在坐牢了(違反銀行法等)。

就在農曆春節結束後的開工第一天,再度道別了三位室友,踏上了未知的第二次借提之旅。有了第一次的痛苦經驗之後,這次算是做足了心理和物資的準備,更帶了四本厚厚的磚頭書以打發時間。這次的囚車只載了兩名犯人,除了我以外,另一位是一個瘋瘋癲癲的年輕人,兩個小時多的車程,他從頭到尾都站著,對著窗外的車輛和景物、行人吼叫。我想說靠北,這趟的室友,第一位就這麼極品;還好到了北所之後,知道他的身份是「被告」而不是受刑人,所以不會跟我們關在一起。被告就是收押中尚未定罪的「準犯人」,例如柯文哲現在的身份就是被告,而被告被判刑定讞之後,身份才會轉為受刑人。當然,被告身份期間被收押的時間,是會從定讞的刑期中扣除的。但收押中的被告,因為刑期命運都還未定,心情浮躁狂暴是基本的,所以一般會把他們關在一起,不會混入已定讞執行的受刑人。

抵達北所之後,已經有一次經驗的我,在檢身時就開始東張西望,觀察可能的室友模樣。一眼望去,十個有九個半…,不,應該說十個有十一個都是那種「幹!千萬不要是他跟我同房」的人種。一個人的學識歷練、人生痕跡,真的都一五一十地寫在臉上,騙不了人。事實上我從大量觀察這些底層罪犯中感到,他們的基因是還沒有演化成現代智人的原(猿)始狀態。臉歪齒斜、骨形異常、腦拙言頓…,活在世上很明顯完全就是多餘且有害的。看了一圈之後,還是只能閉上眼睛,接受老天安排的命運及考題,逆來順受。反正都已經是這樣了,只有熬過去一條路。

在【殘酷世界的生存法則】一文中,已經清楚地告訴大家,出生於劣勢家庭的小孩,日後成為罪犯的機率,是平均值的40~50倍。「歹竹出好筍」的幻夢,只會出現在萬中不到一的特例,以及特意渲染的偽例,不會成為教科書式的SOP。無奈,再劣質的基因,總是一樣帶著自私的本能,渴望將自己的DNA序列繁衍下去,而忽視了群聚物種「個體利益最大化」和「群體利益最大化」的取捨及平衡。雖說,人類已然稱霸地球,不再有征服或抵禦其他物種的需求,但自身群體內的資源分配和階級排位,永遠還是影響著社會間的種種互動;所造就出的幸福或苦難,更如漣漪般地擴向無辜的其他個體。

以最近的一個「新莊箱屍案」為例,被殺的70歲老翁為殘疾人士,其29歲的兇手兒子是輕度精神障礙,其妻則是中度精神障礙。可見,殘疾的陳翁是在41歲時,才和中度精障的妻子「老來得子」,滿足了其自私基因的繁衍本能;而這奮力一筆,寫出的到底是幸福天倫,還是人倫悲劇,我們已從新聞上看到答案。更有甚者,諸多「劣劣相結」的後代,因不可能討得到老婆,自私的劣質父母還會舉債去越南幫兒子買一個老婆回來;除了負擔繁衍任務,這位越南新娘還得沒日沒夜的工作賺錢養全家,以及償還那筆把自己買過來的債務。

公視的「下課花路米」真的是個好節目,繼訪問北極氣候工作站的科學家後,又來到了挪威。當地娶了台籍妻子的老農場主,面對帶著氣候變遷尋因使命的小朋友時,說出了又一個令他們多元思考的回答。農場主很明確地用了Benefit這個字來描述地球暖化這件事的影響,他說拜地球暖化之賜,他的農場蘋果的生長期變長了,產量大增讓挪威不用在非產季依賴進口蘋果了。最近不也又一個新聞嗎?原本種不出香蕉的南韓,現在種得出來了!世上的許多事情、許多變化,都不會是只有一個面向的;如果某件事一面倒的被刻意往某個方向帶,那我們更應該馬上起疑,把我們往這個方向帶的勢力,其背後真正的目的。

2009年一場在洛杉磯的TED演講後台,美國前副總統高爾親口對瑞典籍的聯合國顧問Hans Rosling說:「我們需要創造恐懼!」他請Hans在簡報的統計圖表上動手腳(故意用最壞狀況來呈現所有數據),但被Hans拒絕了。Hans Rosling多年追蹤二氧化碳的排放數據後,發現數據其實出奇得少,而且充滿了人為的「刻意誇大」預估。他最後發現一件驚人的事實是:西方(國家)普遍認為中國、印度與其他正「向上晉升」的國家該為氣候變遷負責,那些國家的人民「應該」過窮日子來緩和氣候變遷。儘管第一世界國家的10億人,排放量就超過全球(75億人)的一半以上。

歌功頌德的跟風老調就不用了,既然叫《暗黑真相網》,當然就是要從稍稍不一樣的角度(或是如前一篇所說的:更多元、立體的思考模型)來看待這個案例議題。

輝達一共有三位創辦人,除了家喻戶曉的黃仁勳外,另兩位分別是Curtis PriemChris Malachowsky。桃園三結義發生於一家丹尼餐廳(Denny's),當時任職於LSI技術服務公司的黃仁勳,被他負責服務的客戶昇陽電腦這兩位工程師Curtis和Chris找去,參與他倆的創業計劃。最一開始,三人各出了200美元,各佔公司1/3的股份。三十年後,黃仁勳回想起那場在丹尼餐廳的投名狀,他說:「成功通常和幸運脫不了關係,而我的幸運就是遇到他們。」他們之所以找黃仁勳作為三劍客的最後一員,除了《暗黑真相網》再三著墨的「機運」外,則是他們覺得Jensen(黃仁勳)有一種「用人人都能理解的方式解釋複雜概念」的能力,所以「Jensen,你當執行長,好齁?就這麼說定了。」

前一篇文章【地球暖化與減碳的類宗教迷思】中,算是示範了普通常識的普通應用。無奈,在當今這個資訊發達且爆炸的時代,要求人們具備普通常識(並加以運用在日常生活中),卻好像要求一隻猴子會算微積分一樣的苛求。人們的思考模型及模式,並沒有因為知識及資訊的擴散,而形塑的更全面或立體;反而越來越容易遭受誤導而盲從,進而導致「人生整體快樂值」不僅沒有隨著科技文明的進步而提升,甚至每況愈下。那麼,也就是時候來複習一下,那些最基本的普通常識了。

關於常識
◎首先要掌握的是基本的數學,除了複利原理之外,一個非常有用且重要的思維模型是排列組合原理(機率與統計),在台灣這是高中二年級會學習的知識。也就是《暗黑真相網》最愛提的「期望值」原理,對絕大多數人來說,光是能好好理解並應用這個思維模型,應該就足以躋身全體社會的前50~30%了。

先從兩則最近的新聞開始談起:
凱基金員工健走 減碳25.4萬公斤
台肥蔬食活動 共減少碳排放達420公斤

應該智商85以上的頭腦,看到這兩則新聞後,都會有的第一念頭是:「這是怎麼算出來的?」然後接著的問題則有:「由哪個單位來檢驗或認證的?」等等。這兩則新聞不是特例,你每天翻閱報紙(或打開網路新聞)都可以看到一堆,各行各業的大公司,爭相取得各種「減碳好寶寶榮譽卡」,為善就怕人不知。無奈,到底是現代愚民真的智商都沒有85,導致如此的無知還是怎樣;面對如此明顯的「國王新衣」,竟一個個作壁上觀,甚至盲從隨之振奮起舞,只怕在這場幾近宗教式的大朝拜中,成為政治不正確的脫隊信眾,失去了主流隊伍的庇佑。

「愛我們的父啊,請祢聆聽我們的禱告,願祢賜下聖靈與我們同在,托住我們的心,當我們愚昧的口舌向祢吐露我們的請求與盼望時,請祢賜下祝福和平安。我們祈求天父看顧朱XX弟兄,在他結束監裡的日子,即將踏上人生下一段路程的時刻,我們祈求天父照亮他腳前的每一個腳步,讓聖靈常同在並灌溉他心中屬靈的樹苗,讓他身心靈的眼睛都能見證上帝的美善,他的腳步能見證祢的帶領,讓他的新生活、新生命能見證祢的恩典,每一步、每個時刻都能榮耀天父上帝的名。為了能榮神益人,我們這樣的禱告,是奉靠主耶穌的聖名祈求,阿門。」Ricky、我、老朱、漢偉,彼此手握著手,一起禱告著。

工廠裡的座位,我們四個剛好由左至右坐在一起,他們三個又都剛好是基督徒,今天的午餐我們一起飯前祈禱,因為這是老朱在獄中將近八年來的最後一餐。結束這一餐後,老朱在下午就要假釋出獄,其實離他期滿釋放,只差兩個月。「茫然、無助」是老朱此時的感受,而不是興奮或解脫,原因是離開了八年的社會中,早已無親無故、無任何資源、無家可歸、身無分文。老朱領有殘障手冊,他的腦袋缺了1/4顆,就像小丸子的爺爺一樣,蛋形的頭上,卻像一粒米一樣缺了1/4角(沒有頭蓋骨而內凹),不過思考跟談吐都很正常就是了。從我下工廠以來,坐在我右邊的老朱,也算幫了我不少忙,減少了我很多很多的摸索及適應期。

綜合諸多領域的數據,台灣在今後( 2025年)的30年間,將迎來確定且明顯的「大繼承時代」;新世代的人口確實會減少,但他們所能繼承的資產,不論是絕對的數額,還是相對的購買力,都將是過往任何一個世代,所無法想像的豐足。

老人國
2025年是台灣的「超高齡元年」,根據聯合國WHO的定義,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超過7%,稱為「高齡化社會」,超過14%則為「高齡社會」,超過20%便是「超高齡社會」。台灣在2018年進入了高齡社會,更在2025年進入了超高齡社會。也就是說,現在台灣每5個人,就有一個是65歲以上的老人。

付費訂閱方案

近期熱門文章

文章分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