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 A R K T R U T H

在進入主題之前,先用一個近期的真實案例,來呼應並複習一下,上集中的諸多內容及要點。一位在新竹開房仲公司的老友,在2024年11月份時緊急向我求救,說有位老客戶急需一筆數千萬元的短期融資,原因是央行在2024年9月19日祭出了新的打房政策,第二戶限貸5成、第三戶(或豪宅)限貸3成。這位房仲老友的客戶是聯發科主管的有錢竹科太太,她在2020~2021年間,買了多間預售屋,最近都擠在一起交屋了;都是買在竹科台積電的附近,當初預售時一坪30幾萬,現在已經漲到一坪60幾萬了。但因為竹科太太買了太多間,被限貸3成,一時之間補不出那麼多現金來交屋。若是違約交不了屋,不僅要照合約賠建商15%的違約金,連這幾年double的房價漲幅也沒有了。所以急找上我這位房仲老闆好友,請他幫忙找能救急的銀行外管道。這位房仲老闆(有關他的故事,請見【創業的故事:包養網站】一文) 自然找上了我,熱心助人的我很快幫他聯繫上熟識的金主(詳見【暗黑生財術-放款】一文),在短短的2~3天內,就馬上設定好並撥款,讓竹科太太全都得以順利交屋了。

這樣的案例,在最近的幾年絕對不是特例。竹科這類地區,生殖和投資的執念無比強烈,扣繳憑單不是滋養家庭的獎狀,而是能翹起銀行槓桿的籌碼基礎;菁英的FOMO競爭及比較社交的必須虛榮,成了支撐竹北房價的一磚一瓦,驗DNA診所…啊不!離題了,沒事沒事!以開頭的案例來說,即使扣掉45%的房地合一稅,以及銀行及民間利息的成本,這3~4年的房價資本利得,仍然會比聯發科主管的薪資所得,還要高出不少。這完全驗證了上一集所說的:越往金字塔的前10%,勞務所得和資本所得的分配,往往不是兩極對立,而是贏者通吃(例如純收租的地主,往往在勞務所得的底層,因為他們不必工作;而中下階層的勞動者,往往在資本所得的底層,因為他們幾乎完全沒有資本所得。)一直要到金字塔前1%到0.1%的層級,資本所得才會再次甩開勞務所得的比例,成為那猶如歐洲舊世界美好年代的Old Money,這也是那群FOMO竹科人,在潛意識中的終極應許之地。

先不論保險、法律系統、社會福利、稅收體制等,合法但「本質」上的準龐氏騙局,目前人類文明社會中,遇到過規模最大的騙局,應當屬馬多夫的對沖基金了。超過十年總共吸了650億美金,相當於2兆台幣;但其實這十多年中,馬多夫的吸金騙局,一直都有業內人士或記者,大聲疾呼這是一場世紀騙局。只是被貪婪和無知蒙蔽了雙眼的盲目投資人,仍然前仆後繼地投入那,事後檢討起來明顯不符基本數學邏輯的投資案。所以,詐騙猖獗的今日,到底真正的根源,是詐騙手法的精進,還是人們貪婪與無知所交織的劣根性?向來從「政治不正確」角度來剖析事情的《暗黑真相網》,雖然沒有到想為犯罪者辯護的地步,但卻真心地認為,那些屢創新高的受騙金額與人數,真的完全不值得同情或可憐。

詐騙產業的興旺與龐大,底下不可或缺的基礎,不就是那些永遠死不完、賠不怕、講不聽、勸不動的貪婪笨蛋嗎?會相信自己被捲入什麼可疑事件,所以要把錢轉到「檢察官」的指定帳號,或是會相信某個可以短期翻倍的投資平台,或是相信某位素未謀面的男/女朋友,需要你的緊急救援,這不是笨蛋是什麼?這不是活該是什麼?任何領域都一樣,有需求,自然就會有供給。當不應該擁有超過自己智識能量等級金錢的人,向宇宙發出回歸訊號需求時,上天一定會滿足他的願望,Sooner or Later!

前情提要:【被薪資所得綁架的社會

在最近的巡迴道別宴中,有天來到了西門町一間,有名的羊肉料理,放眼望去,除了老闆之外,店內所有的員工,都已經是越南籍的了。想起先前去晶華酒店、國賓飯店A CUT,服務生也都已經分別是印尼人和越南人了。

好久沒有複習這個主題了,剛好最近這個話題又熱絡了起來,所以我們也不厭其煩地,再次說出這些,既非主流,又政治不正確的觀點(殘酷事實)吧!

先來點前情提要:
破解投資謬誤 - 定存股的迷思
破解投資謬誤2 - 存股的迷思
「複利投資」和「組織倍增」跟你想的不一樣!

新聞來源:浙江女拍拖一周獲「送樓」,簽約後「男友」失蹤揭售樓騙局

怎麼看都覺得,這個套路太無敵了,難怪中招的女人多如過江之鯽。雖然在技術上,台灣能夠如法炮製的機率,目前看起來並不高,but who knows?二十年前也沒有人想到,一張台積電股票就要100萬。或許哪天再推出個能貸九成的新新青安,這招搞不好就能在台灣用了!

除了台灣的房市和股市,就連全球性的黃金,也來到了歷史新高,每盎司突破了2,400美元。在上一次高點(2011年,每盎司1,900美元)買進的人,在熬了13年後,總算是解套了!與此同時,各種解析黃金為何創新高的說法,又眾說紛紜的出現在投資市場上。

黃金市場俗有「大炮一響,黃金萬兩」的說法。意思是指當發生戰爭的時候,法幣的穩定性及可靠性受到威脅(畢竟,一旦失去國家的背書,鈔票是有可能成為廢紙的。)人民便會搶購黃金,而使得黃金價格上漲。

《暗黑真相網》提過很多次,台灣當前的經濟環境,是屬於裙帶資本主義第四輪。今天我們就再把視野往上拉一個層級,用更宏觀的高度及角度,去理解這個世界的運作規則。

基本上,人類進入經濟文明(也就是開始懂得使用貨幣)之後,大概都是「六輪一個大循環」。以絕對時間來計算的話,差不多就是200~300年。歷史上除了極少數的特例外,一個朝代的盛世榮景,也差不多就是維持這樣的時間。我們的中華民國現在是113年,也許已經過半,也許還沒有,但不管有沒有,也都已相去不遠;也就是我們已經確定處於,這個大循環的後半段。

台灣過去50年的中產階級成功定律,幾乎就是:
無論如何就是硬著頭皮買房,然後努力工作還房貸;讓長期的通貨膨脹,去稀釋自己的房貸債務,從而晉升資產階級。

再複習一次,《暗黑真相網》說過很多次的那個公式:
有錢人的賺錢速度 > 硬資產的漲價速度(房地產、奢侈品等稀缺資源) > 實際的通貨膨脹率(政府印鈔票的速度) > 民生用品的漲價速度 > 中產階級的賺錢速度 > 窮人的賺錢速度

在講泰國房地產之前,先推薦一部泰劇《荷葉屋頂》,主要劇情是描述一位,貧窮家庭的漂亮女兒,無所不用其極的想要翻轉社會階層,所激盪出的各種人生漣漪。劇情非常寫實、非常反映現代社會的各種殘酷現象。雖然劇情是發生在泰國,但是套用在台灣社會,也完全沒有違和。畢竟,就是資本主義人性本能的交織旋律。

極度推薦的原因之一,是劇中的每個角色,幾乎都沒有絕對的善惡與好壞;每個人都背負著自己身份的利益及使命,而採取自身利益最大化所涉群體利益最大化的人生平衡策略。不同社會階層的觀眾,看了之後絕對都會有不同的心得及共鳴。更可以從觀劇的同時,去察覺自己喜歡哪個角色?討厭哪個角色?從而反射出,自己在真實社會中的地位及處境。以及,隨著劇情發展,自己對哪個角色,又從喜歡變成討厭、從討厭變成喜歡,從而印證出,此劇帶給自己的蛻變,和自己對真實社會的更深層體悟。

前文提要:
境外基金的暗黑真相
境外基金的暗黑真相2

事發至今,已經整整一年了(從無法出金開始)。到目前為止,是不是完全跟《暗黑真相網》當初預料的一模一樣?

付費訂閱方案

近期熱門文章

文章分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