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久沒有來蹭花邊新聞的熱度了,剛好這個案例又有很多可以講的,所以就來暗黑分析一下「粿粿婚內出軌王子」這個算是「業內常態」的案例吧!一樣,我們撇開虛偽的道德,從赤裸的生物學和經濟學(或許再加一點心理學)作為一貫的分析主軸;看能不能再次驗證那些,多數人不敢承認也不敢討論,卻大面積默默執行的兩性博弈策略。
在【一夫一妻制的暗黑真相3】一文中,我們得知了基因的本能是設法獲得「最大遺傳回報」;而當基因操控著男性及女性的不同「載體」時,其達成相同目的策略就會截然不同。例如你要環台一圈,騎腳踏車、開車、走路的策略就會截然不同。記住一點,演化這件事(包含繁衍)是以基因為單位,而不是以個體(人)為單位。你我都只不過是基因的暫時落腳處,基因操控著你我,把它們的複製體延伸到下一個更年輕的載體上,周而復始,期能永續。載體會老化、凋零,但基因不會;800多年前成吉思汗體內的基因,和800多年後他的某個後代(也許就是你)體內的基因,是一模一樣的。如果它有意識,一定對人類交配卻避孕的行為恨之入骨。
男性載體和女性載體最大的差別是數量的觸角,一個日以億計、一個需待月圓,策略十萬八千里。如果有一天人類演化成跟魚一樣,雌雄個體分別同時把數以億計的配子(精or卵)排到水中,讓它們去自由碰撞受孕,那再來談什麼男女平等不遲。所以,毫無疑問地,現下的人類物種繁衍策略絕對是男女大不同;其中包含了偷情這件事,對兩邊不同載體的意義和動機,也完全不同。
還記得《暗黑真相網》所說的嗎?凡是於世俗道德、理論、甚至法律無解的兩性問題,只要回歸到基因本能去思考,往往就能迎刃而解,水落石出。最後的差別只有:肯不肯坦然面對?人性的演化終點應該是被滿足,而不是被壓抑;能弄清這些真相的人,才有可能真正活出一個自由自在的無悔人生。
基因操控著男性載體時,配子(精子)的成本極低無比,所以它的最佳策略是:一個主要安穩投資,加上越多越好的風險投資。用《暗黑真相網》的說法,就是男人在潛意識中,會自動把女人分為「用來娶」和「用來搞」這兩種。前者所生的後代,他會用盡心力資源重點栽培;後者的後代,他則希望由不知情的冤大頭去栽培。如此一來,他的「最大遺傳回報」即可達到極大值:在主要投資中,確保基因的延續,而在其他風投中,購買多元性和随機性的保險。
女性載體的策略就截然不同了。基本上,相較於男性載體,女性載體能夠安全繁衍後代的機率,幾乎是100%。女性只要不挑,基本上一定可以找到願意來供獻精子的配體。而且,和男性載體不同的是,經由女性載體所產下的後代,擁有自己基因的機率是100%。也就是說,使用女性載體的基因,不必煩惱「親子不確定性」的問題,它們只需要思考:如何進一步讓遺傳回報最大化。
就如同男人(操控男性載體的基因)會把女人分為「用來娶」和「用來搞」的一樣,女人(操控女性載體的基因)也會在潛意識裡,把男人分為「供養者」和「情人」。到這裡為止,應該都清楚明瞭吧!那麼現在可以請您思考一下,您覺得在「粿粿出軌王子」的這個案例中,女方把誰視為供養者?把誰視為情人?又,女方在有爆出來的兩位男方眼中,各是用來娶還是用來搞的呢?在各種不同學派的兩性論述中,對於「用來娶or搞」、「供養者or情人」的稱呼,各有其趣。有的用「長期配偶、短期配偶」來稱呼,有的用「主要投資、買保險」來比喻;《暗黑真相網》版主最近會心一笑的比喻是《黑天鵝效應》的作者NASSIM NICHOLAS TALEB,在其後續著作《反脆弱》中的說法:「會計師與搖滾明星」策略。
會計師是世上最枯燥乏味但收入穩定的職業代表之一,這類人通常有自閉傾向、不打領帶、缺乏魅力、忽視儀表、熱愛精確卻缺乏人文素養...。和這類男人產下的後代,可以有成長的供養保障,但萬一生到男性載體(差不多50%的機率),其「播種」能力將令人擔憂。所以,最理想的繁衍最大化策略,是嫁給會計師,然後和搖滾明星偷情,讓會計師供養搖滾明星的小孩。對女方來說,搖滾明星是「最大遺傳回報」的選擇;基因本能會偏好生下「高魅力花花公子」,但偏好和老實男共組家庭,以獲得穩定的供養(不論是對小孩還是對母親)。不過,版主倒是覺得,現下的台灣,那個會計師的比喻,似乎要改成另一個師更為恰當!
時下極大比例的女性,在婚姻或感情中頻觸礁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:分不清「供養者」和「情人」的區別,以及兩者在90%以上情形無法兼得的偏誤期待。這不光是《暗黑真相網》一直這麼說,就連《黑天鵝效應》的作者也這麼說。粿粿的婚姻宮為旺相,喜歡帥哥,而帥哥通常不會是良好的供養者,特別是在演藝圈;所以不論是其原配范姜彥豐還是「小王」王子邱勝翊,都絕對只適合談談戀愛(當情人),不能結婚生子。帥哥又年輕不懂事戀愛腦,下場就是房貸、生活費、小孩養育費...,都要自己出80%(對!老公范姜彥豐只出20%),這種婚姻怎麼可能維持得了!記住,男人的帥,蜜月期遠比女人的美還要短得多!
「暗黑正確」的策略應該是,嫁給老實木訥無趣的二代(甚至一代),然後和范姜及王子偷情。以「前中信兄弟啦啦隊」之姿,絕對辦得到。如果扯說一路走來都沒有中間人來牽線飯局,絕對是睜眼說謊話。所以,愛帥哥的代價,大家都看到了。期待情人角色成為供養者,更是痴人說夢;范姜也好、王子也好。都絕對只把粿粿視為「用來搞」的角色。其中范姜更狠,在不知用什麼花言巧語拐騙粿粿替他生下子嗣,又承擔80%家庭開銷後,在談離婚時更向粿粿討要1,600萬的婚後剩餘財產,如意算盤是有沒有那麼好打?(不過,那1,600萬中,有相當大的比例是粿粿名下的房子,這幾年來的市場增值。)唉!粿粿妳當初怎麼不先看《暗黑真相網》呢?
生孩後的柴米油鹽,絕對可以淹沒所有的激情,特別是這樁生意還是「女方倒貼」的情況下;再怎麼驚天地、泣鬼神的帥,也都將化為「麵包不足」的嫌棄和厭煩,走向毀滅的道路。此時,被生活壓垮的總成,會很需要一個發洩的精神出口;某位以安慰這個族群女性為業的網紅律師,簡直是如穿山甲入蟻窩(吃到飽)。同理,王子也是在這種情況下,發現反正不吃白不吃,就吃粿吧!反正不難吃,而且徹底滿足了其基因本能中,多元性和随機性的散發。雖然,基因無法得知他們會避孕,但基因一樣會促使這個偷情行為發生。
背著老公或男友出來偷情的女性,不會被情夫設定為「長期擇偶」對象,只會被設定為「短期擇偶」對象,作為反正多一個風險小投資不吃虧的娛性節目。至於女性,請永遠記得《暗黑真相網》的諄諄告誡:「談戀愛、結婚、生小孩」絕對是三件完全不同的事,特別是生小孩。在現代這個裙帶資本主義第四輪的時代,養育小孩的三大要素是「麵包、麵包、麵包」,不是愛情,也不是情人,更不是帥哥。好啦!麵包、麵包、麵包的正式名稱為經濟資本、文化資本、社會資本,一樣沒有愛情、沒有帥哥。
在偷情的基因本能中,有個尷尬的無解問題就是:「邊際效益遞減」效應。白話一點說,就是「會膩」。相同的情緒悸動,時間一久,心跳再也不加速了。而如果再沒有物質的補償,多巴胺的匱乏立見踪影。所以有很高的機率,這類愛帥哥的女子,過了一段時日,就必須再更換新的對象。而物質的滿足點則是另一個無解問題,在演藝圈這個通膨第一線的戰場,太容易天天看到、聽到那些,不成比例的超額資源,被幸運一人獨得的真實故事。也許粿粿一開始也不覺得范姜窮,但在日漸耳濡目染,其他啦啦隊員的歸宿,以及生了小孩,發現現代養育小孩的驚人開支後,才開始覺得:「我怎麼嫁了一個這麼沒有用的老公!」
這種「後悔嫁得不夠好」的煩惱,在過去十年來,可說是佔了《暗黑真相網》已婚讀者諮詢的大宗。相較之下,男性已婚讀者諮詢的問題往往是:錢賺的不夠多,不夠快。但一樣都是無解的尷尬問題,我總不能每次都無情的說:「不夠有錢就別生小孩啦!」但木以成舟最無奈的就是,往往也就只能硬著頭皮過下去了。此時的偷情,除了基因本能的驅使外,也是強力的婚後憂鬱治療劑(延伸閱讀文章:暗黑影評:夫妻的世界)。記住,已婚婦女的偷情比率,遠遠遠遠高於眾人所想像或猜測,只是她們因要面臨更高的道德遣責及損失,所以擦嘴功力平均來說遠高於男性。只能說范姜的偵探功力更勝一籌就是了。但話說回來,男人應該是忙著賺錢養小孩才對,怎麼會有時間去做偵探工作呢?(不合格供養者再記一筆)。
截至目前為止,社會輿論似乎還是對於「介入別人家庭」的王子,予以負面反應,演藝活動頻遭取消(如同爆出吸毒、殺人醜聞的黃明志)。但請相信我,藝人偷情、吸毒與否,最主要的區別不是「有或無」而是「有沒有被抓到?」像王子這種男藝人(范姜也是,不會因為暫列受害者角色就因此高尚。)女粉絲「每天」排隊進貢是業內常態,不是特例。而渴望排隊獻身的女粉中,常常也不乏演藝圈的小藝人、小模、啦啦隊...,她們除了基因本能上的「搖滾明星策略」外,更有心理上「解鎖成就」以及職涯發展上拓展機會的多重誘因。真的不要懷疑,就像職業運動員在客場比賽完後,在他們的下塌飯店門口,就永遠會有女球迷駐守等翻牌。當然,不同球員的「行情」會和他們的薪資一樣,落差非常大;但他們的配子也是女性載體基因眼中的「搖滾明星」。
版主有一位極度要好的國中同學,大學念物理治療系,他大學畢業後第一份工作,是去某高人氣職業球隊當防護員助理,隨球隊南征北討。有時候高人氣球星一個晚上收到太多貢品,消化不了,會分給沒有貢品的低人氣球員;神奇的是,被高人氣球星分給別人的貢品,幾乎都毫不抗拒,任由另一位球員享用。我從那時起就成為生物學派的信徒,一直至今。而進貢的女球迷中,是不是也不乏啦啦隊員呢?這點大家應該早就知道了吧?某支剛拿下冠軍的球隊最多!看來,某些啦啦隊員的頭腦,就跟那些四肢發達的球員一樣簡單,大概也沒那個智慧要來看《暗黑真相網》吧!
站在「搖滾明星」的角度,那種偷玩別人玩具的快感,再滿足多巴胺不過了!就像公視優質節目《生態全紀錄》中,強勢雄鳥透過和弱勢雄鳥的配偶偷情(趁弱勢出去覓食時),而讓不知情的弱勢雄鳥餵養那其實是強勢雄鳥的後代。當弱勢雄鳥的配偶得到了他的照顧,然後抬頭看著天空中,強勢雄鳥那展翅翱翔的英姿時,心裡應該在想:「我的小孩也會是那樣的贏家呢!」所以,現代的DNA檢驗科技絕對不是為了女性而發明的!對她們來說,我的小孩100%是我的小孩,但最好他跟他都認為是他們的小孩。不過,基因的本能並沒有因為DNA檢測的問世,而有所演進,該驅動的偷情模式,一點也沒有改變。
一家總公司在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