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 A R K T R U T H

特斯拉的骯髒小秘密

新聞來源:特斯拉的秘密?若只賣車 淨損近249億

特斯拉(Tesla)剛結束成立以來的最豐收年度,2020年首度實現全年度盈餘,達7.21億美元。不過在這光鮮亮麗的財報背後,大家可能沒有注意到的是,特斯拉來自「出售碳排放額度」的收入,竟高達16億美元。也就是說,如果只計算特斯拉的本業(賣車)收入,仍然是虧損約8.79億美元(約248.5億台幣)的,加拿大媒體CTV News就稱這是特斯拉「骯髒的小秘密」(dirty little secret)。

也就是說,特斯拉今年能實現全年度盈餘,主要是受惠於其他車商礙於法令,向特斯拉購買碳排放額度,而不是售車。包括加州在內,美國共11州要求汽車製造商,在2025年前,銷售一定比例的無碳排放汽車(也就是電動車);如果做不到,就必須向符合要求的車商購買碳排放額度,其中出售最多碳排放額度的,當然就是只生產電動車的特斯拉。

所謂的「碳排放權」,完完全全就是一個人為的假議題、一種政府變相加稅的說詞。其最早的依據,是世界上幾個主要強權國家,聚集在日本(另一說為哥本哈根)所討論出的《京都議定書》,草擬了一堆「我們要一起為地球好......」等等的協議,然後開始將「可以排放二氧化碳的權利」訂為配額制,再分配到那些「大到不能倒」的製造業上頭,要它們為「未來更好的地球」分攤責任。

那麼到底,哪一個國家可以排放多少二氧化碳?又如何將這些「配額」,分配給該國的製造業(因為製造業是碳排的大宗)?拿不到或拿不夠配額的企業怎麼辦?很簡單,就是付錢買「贖罪券」啊!又,贖罪券怎麼個賣法?不同國家的贖罪標準是否有所不同?以及,最後由誰來測量和判定,這些分到配額或買到配額的企業,實際上又到底排了多少二氧化碳?(舉個例子:我們連台中火力發電廠,一年到底「實際」排放了多少二氧化碳,都測不出來了。又如果真的測出來了,你相信那些數據嗎?)

這些問題,基本上全部都是那些金權寡頭,可以透過閉門會議、黑箱作業而生出的結果,完完全全就是「他們說了算」。所以,碳排放權這種本質上的「」(延伸閱讀文章:健保不是保險,是稅),只能向有合法納稅的上市公司或大型公司收取,因為它們大到跑不掉、大到政府有辦法找它們麻煩。至於那些沒有合法納稅的地下經濟,誰在鳥你什麼碳排放!要不要乾脆測量每一個老百姓所呼出的二氧化碳算了?呼出超標的,就得向那些,還有排放餘額的人買額度;買不起額度的,就判死刑,以停止二氧化碳的繼續排放,這樣子地球是不是就會更好了?

許多國家的政府(包括台灣)都喜歡規定,一定規模以上的企業,就必須雇用一定比例的殘障員工,來分攤所謂的「社會責任」。而如何沒有雇用殘障員工達到一定比例的企業,就會被開罰。但這種「善意」豈能一視同仁的,套用在所有行業上(對,一例一休這個制度也是一樣的概念。)許多高精度的企業,早已把這種罰款視為一種成本。而這種「不做慈善」的罰款,在本質上,就是一種稅,一種「沒有政治背景」就得繳的稅。

地球是誰的?誰有權決定碳排放得多的人,必須付錢給那些排放得少的?真要這麼算,那地球上的所有人類,早應該都要判死刑才對,因為我們才是整個地球,各種生態破壞的最大元兇,沒有之一。曾有人說,新冠肺炎其實是地球的抗體,以減少人類這種有害寄生蟲的數量。其實某種程度來說,這樣的說法並沒有錯。人類不僅是地球上最會虛偽、裝清高的物種,更是最喜歡在各方面都越來越「逆自然」的物種。

總之,「碳排放權」的這個議題,大概從十幾年前就開始有人炒作了,當時甚至還有曇花一現的碳排放交易所,但後來沒有造市成功,不了了之。我們在【從幾年前的文交所範例,看虛擬貨幣的炒作】一文,就闡述過一個觀念,那就是在所有撮合式的交易中,被交易的標的物,往往只是個「載體」,是真是假、是虛是實,早已不是重點;重點是有沒有夠多以及更多的散戶,進場來買賣。

而現在,全世界的當紅炸子雞特斯拉,竟然是賣這個碳排放權」,為獲利的最大宗(不僅是最大宗,應該說是它唯一的獲利來源。)到底,特斯拉原始所獲得的「配額」,是以什麼樣的計算方式,去分配給它的?又當它把這些配額,賣給那些還在生產燃油車的同業時,又是怎樣計算這「贖罪券」的合理價格?而當大賣這些贖罪券,賺了錢之後,需不需要回饋多少的比例,去給那些幫特斯拉量身訂做遊戲規則的金權寡頭呢?恐怕也只有Elon Musk本人,以及那些和他一起閉門會議的金權寡頭,知道這其中的秘密了。

特斯拉被分配到這些碳排放的配額,到底還能持續多久?沒有人知道,因為這真的完全是「隨人喊」的一個遊戲。散戶一同搭上了特斯拉股價的沖天飛車,似乎也就不這麼在乎這些本質上的問題了。就如同我們在【從國際洗錢集團的角度看虛擬貨幣】一文中所說過的,散戶在買進的時候,什麼本質上的問題都不重要了,只要抓住任何一個,讓自己可以相信「它會漲」的理由,就夠了。所以,儘管特斯拉背後再怎麼「小骯髒」、再怎麼黑箱作業,都無法阻止這個現代鋼鐵人神話,持續再火熱好一陣子。記不記得,當年台灣政府似乎也用過類似的手段,來保護特定的國內汽車公司?到底這過程以及最後,真正得利的是誰呢?

記住,不管在任何領域,遊戲規則永遠有兩種,一種是真正的遊戲規則,另一種是大多數人以為的遊戲規則。而大多數人有必要持續待在他們以為的規則裡,並且持續運作他們以為的規則。如此一來,真正的遊戲規則才得以順利的運作。

相關文章

需登入會員才能留言 會員登入

付費訂閱方案

近期熱門文章

文章分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