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麻創業導師 (上)
- 2024-12-22
- 創業二三事
根據真實故事,沒有改編。
「我們什麼時候要開始計劃?」接通電話的,是一位農業博士,他曾經是全球四大農肥技術公司之一:以色列化工的中國區域總經理,後來辭職自行創業,在中國及台灣做土壤改良計劃的項目,人們稱他「植物醫生」。
COVID-19的疫情,改變了很多人的人生,包含了你我身邊的許多人,以及這位農業博士,和他的創業導師。這是一則關於博士、農夫、老師三劍客的大麻創業故事,也許在閱讀完全文後,你就可以自己DIY栽種大麻了,但肯定不會有他們種的好。然而法網恢恢,我們還是要先政治正確的呼籲大家:歹路不可行。但是我們絕對可以此故事,作為人生的借鏡及警惕。
中國在大約10年前,推出了所謂「台灣青年創業孵化器」的政策,有人說這就是共產黨的統戰策略,為的就是拉攏台灣的年輕人。全盛時期,在廈門、廣州、深圳、上海、北京…等地,都有這樣的創業園區(孵化器),裡面清一色是台灣人的創業團隊。政策給出的優惠是,凡是企劃書被錄取的團隊,就可以到園區去,免費使用一年的宿舍及辦公室,然後給你5~20萬人民幣不等的啟動資金。一年過後,如果你沒有搞出東西,就打包回台灣;如果有搞出東西被選上,就會被帶去到處路演,募集更多的資金和資源,然後看看這個夢最後能飛的多高、多遠。
博士的土壤偵測及改良項目,成為了最後脫穎而出的團隊之一。先不論中國的統戰目的,這個台青孵化器政策,確實是有做些實事的。一年孵化期間的前三個月,園區會有密集的創業課程,包含稅務、會計、專利、管理、行銷…等等。相信大家在過去的10年中,可能或多或少也有看過或聽過,有台灣的Agent在幫園區招募台灣的創業團隊過去。商業周刊也曾兩次大幅報導並批判這個「假輔助真統戰」政策, but that's not true.
當然,有沒有那種,請Agent幫他們寫好創業企劃書,然後補助款被抽成,就當去中國免費渡假一年的混水摸魚團隊?有的,而且不少。不過那些事情並不是這篇故事的重點,所以就無需深究。重點是真的在創業的博士,真的被「孵化」了出來,前往下一個階段:「加速器」。只是, COVID-19的疫情,來得出乎所有人的意料,而將許多人的各種計劃,徹底的變了方向。另外,這個「台灣青年創業孵化器」的政策,也隨著李克強的下台,而全面徹底的消失。但沒有消失的,則是參與過這場盛宴的人員,所留下的機運發展和人生漣漪。
博士在這一年的創業之旅中,結識了一位